• 首页  追思回忆

  • 蔡新:恩师——一位可亲的邻家长者
    • 蔡新

      1982年高考,原本填报“华东石油学院”的我,由当时的中学校长(后来的启东中学校长)唐玉英先生帮我改志愿“石油”为“水利”,于是有幸进入华东水利学院水工建筑力学专业,从此与水工和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四年后留校任教,在力学系结构力学教研室工作,兼任系人事秘书,然后,担任力学84级班主任、辅导员,再为系分团委书记,在水利馆三楼办公。1990年至1994年,师从王德信教授,在职攻读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下半年,受大学同学唐建民之邀,去同济大学拜访了他的导师——结构工程专家沈祖炎教授,唐当时在沈老师门下攻博,他希望我一起加盟干一番事业,这样就有了考博同济的初步意向。攻硕期间及前后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接触了码头、船闸、水闸、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水工建筑物,对这些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与优化设计有了一定的研究。期间跟随顾冲时(水工81级师兄)参与了吴中如老师负责的龙羊峡拱坝、福建池潭、古田溪重力坝等项目的分析计算。在吴老师希望年轻人学问要做、文凭要拿的有前瞻性观点的指导鼓励下,也在顾冲时的影响下,我坚定了考博的信心。

      1995年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情况及水工的基础后,我放弃了报考同济沈祖炎院士的最初想法,决定报考吴老师的博士。当年11月,我和赵斌两人同时报考了吴老师的博士,经考试合格成为吴老师名下第一批博士生,编在1996一期博士班(共19人)。因赵斌为应届硕士生,并小我好几岁,于是我便被尊崇为大师兄。

      读博开始后,我在科学馆304吴老师办公室有了一张办公桌,时常在吴老师身边接受教导和熏陶。并在研究生2舍有了博士生宿舍,增强了与博士班同学的学术交流。同期参与了吴老师负责的安徽佛子岭连拱坝安全监控的项目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工作是由顾冲时和我两人进行大坝整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复核,受当时条件限制,计算复核工作特别是前处理工作基本是依靠手工开展的,为充分描述和模拟连拱坝的复杂结构、坝身的裂缝及地基基础,在三维有限元建模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为得到较好的网格形态,分细断面,加密网格,我们画掉了几本零号米格纸,磨掉了几打铅笔,每天晚上7:00整时上班至11:00科学馆大楼关门下班,历时半年多,高质量完成了研究任务,得到了吴老师的充分认可,并取得了委托单位的高度评价。

      1997年,吴老师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及社会对吴老师长期刻苦攻关和取得的高水平成果的高度认可。地位变了,但吴老师瞄准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潜心研究的好习惯没变。19981月,我被学校任命为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办公室也由水利馆搬至科学馆,跟吴老师办公室面对面。院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是值班制,但我除了值班外基本也都在办公室,吴老师每天上午1000准时来到我办公室聊天交流,指导学业,他谓之工间休息,吸一支烟,并检查指导我研究工作的进展与存在问题。吴老师不仅指引我们学术研究的方向,还在日常轻松的交流中教与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们终身受益。

      吴老师宜兴口音很重,但幽默风趣,看问题深刻,充满智慧。有一次他开玩笑地说:“小蔡,你现在比我大,”正当我发呆费解时,他又说:“‘长’比‘士’大,你是院长,我是院士,所以你比我大。”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更进一步体会到吴老师对学校行政化和官本位倾向的深深忧虑。

      吴老师曾对研究生下了个坊间定义:即烟酒生——富有生活情趣。他曾经说,抽烟有助于刺激思维,提神醒脑,喝酒让人富于激情。科学研究要有清晰的思路,更要有激情。研究生在做学问的同时,还要试着尽早融入社会,要能与各种类型的人士交往和合作,这也完全是中国特色的。毕业时文凭、酒瓶(交往能力)、水平(学术水平)都要具备。

      吴老师勤于思考,除了学问之外,他对社会的认识十分深刻,有一些针砭时弊的语言发人深省。有一次他突然跟我说,他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社会风气好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当今社会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惠,表扬与自我表扬”,把我党的三大法宝彻底篡改了。这充分反映了吴老师对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风气恶化的担心。

      吴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勉励学生对学术孜孜不倦地追求,对科学研究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他曾经对我说:硕士生我扶着你走,博士生我指个方向你自己走,博士后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走。但即便如此定位,吴老师对门下弟子的关怀和悉心指导是出了名的,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我博士论文的选题、框架、章节他一遍遍审改,特别是博士论文全文初稿,吴老师仔细审阅,并写下了四大页方格纸的具体修改意见,我至今仍保留着,时常鞭策我对我自己的弟子不断严格要求和尽心指导培养。

      吴老师坚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疾。吴老师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每每碰到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或投诉,他总是认真细致地调查取证,给当事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告诫要克服浮躁,潜心研究,不急功近利。对弟子们也立下严规:学术道德问题零容忍。

      吴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投入,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在办公室度过。吴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年来无论是在河海馆、常州校区至正楼,还是在芝纶馆等办公场所,我也养成了均到大楼关门才离开学校的习惯,但还是没能做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在办公室工作。

      吴老师对家人和弟子充满爱心。他的侄女吴燕霞是我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时的同事,他的外甥女李娜是我在常州校区工作时的同事,吴老师经常嘱咐我关心她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他的侄孙吴宜坤在大禹学院徐芝纶班,去年底已成功推免在工程力学专业读硕,吴老师经常要求我督促他的学习并关心他的健康成长,要求他打好力学基础;吴老师每天陪伴孙女作课外作业,启发孩子思维,寓教于乐;对所有的弟子、学生都给予了一位长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进行赏识教育,不断的鞭策与鼓励,并寄予了使之成为栋梁之才的殷切希望。

      吴老师乐观、豁达、开朗、风趣,生活俭朴、低调。2008年老师70华诞,为不惊动学校和官方,完全由弟子们操办了一场民间活动,把庆祝活动办成了师门的学术交流及情感友谊交流会。会前我们收集整理了完整的师门弟子通讯录,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为老师祝寿。头一天晚上由我主持了一场热烈、隆重但简朴的生日晚宴,第二天由顾冲时主持了师生联谊交流会及师门学术交流会,有8个大师兄分别进行学术报告交流,参会的师门弟子110多人。吴老师因长期辛劳、忘我工作,体质较弱,牙齿松动脱落较多,后来在医院实施了种植牙手术。他介绍说,他一辈子也没花过什么钱,现在身上最值钱的是他的一口牙齿了。

      20005月,受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之邀,我离开学校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临行时吴老师把我叫去长谈了一次,勉励我在新单位继续好好做学问,学习科研院所的经验,要有长远规划,不要看重眼前利益。我在南科院工作的六年,担任土建公司的总经理(法人代表)、公司与瑞迪酒店联合党支部书记、材料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及几个公司的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牢记恩师的嘱咐,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做出了系列成绩,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先后实施了江苏、山东滨海滩涂及高速公路软基的地基处理、新疆哈密水厂、青海昌马河道路、桥梁、江西九江江河堤防加固、安徽奇瑞汽车厂房修建、南京长江堤防抛石加固、浙江宁波江堤、水闸及波导厂房地基基础处理等多项重大工程。期间还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结构工程博士学科点建设作出了贡献,目前还在该学科指导博士生。

      200612月受校领导之邀又回到母校工作,先被安排在科技处后又去常州校区工作,主要从事学校科研管理及校区科技、学科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管理工作。吴老师不断告诫我行政管理工作同时不能放弃做学问,我也是这样履行的。近几年我牵头拿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多项,在新型水工结构、农村小水电工程安全与节能增效、沿海围垦工程技术、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体系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可以很欣慰地向恩师汇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恩师是我遨游科学研究殿堂的领路人,也是我领悟人生的毕生导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我们,科学研究无止境,如今在恩师的指引与鞭策下,我们更加振奋精神,坚持原始创新,以更优异的成果回报恩师、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衷心祝愿恩师健康!

      2014728